萊豬是什么?
臺灣的萊豬,指打過“萊克多巴胺”(一種瘦肉精的名稱)的豬。萊克多巴胺就是一種新型的“瘦肉精”,是一種動物飼料添加劑,用于幫助豬、牛等動物生長更多瘦肉,減少脂肪生長。
事實上,真含有萊劑的美豬,都不是美國主要大型肉廠,都是獨立的小養豬場,質量恐怕參差不齊,臺灣就像收垃圾跟廚余的,被逼硬吞硬買,卻還得感謝厚愛。
擴展資料
2020年8月底,臺當局無預警宣布開放使用萊克多巴胺(俗稱瘦肉精)的美國豬肉與30月齡以上牛肉自2021年1月1日進口臺灣。這種豬肉被臺灣民眾稱為“萊豬”,盡管各界對之強烈反對,但開放決定仍于今年1月正式生效。
在阻擋無效后,社會各界發出“最卑微的請求”,希望當局在進口“萊豬”時能明確標識,但仍遭當局拒絕。當局農業和衛福主管部門稱,可通過標識產地來做區隔。于是,各大超市、賣場均掛出“臺灣豬”“某某產地牛”等標識。
參考資料來源:人民網——美豬“萊”襲,臺灣消費者食難安
萊豬是什么意思?
指打過“萊克多巴胺”(一種瘦肉精的名稱)的豬。萊克多巴胺就是一種新型的“瘦肉精”,是一種動物飼料添加劑。
萊克多巴胺可以起到抑制動物脂肪生長,從而促進瘦肉生長的作用。生豬如果食用這類物質,其內臟會吸收大部分萊克多巴胺,而人吃了這種含有大量萊克多巴胺的豬肉后,會對人的健康造成威脅。
擴展資料:
禁產禁銷
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23日發布工信部、農業部、商務部、衛生部、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、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公告,自2011年12月5日起在我國境內禁止生產和銷售萊克多巴胺。
上世紀80年代初,美國學者發現給動物飼喂鹽酸克倫特羅,可以提高瘦肉率和飼料轉化率,獲得很好經濟效益。由此,美國開始將其用于動物養殖,并逐漸推廣到其他國家。后來發現其毒副作用較大,80年代末歐盟、美國先后公布禁止使用。隨后,美國制藥企業研究出毒性小、代謝快的替代品萊克多巴胺,使用時只要嚴格掌握劑量、執行停藥期規定,幾乎不會在動物體內殘留。美國、加拿大、墨西哥等20多個國家先后批準將萊克多巴胺用于生豬養殖。
上世紀90年代初,“瘦肉精”傳入我國,1999年廣東省高明市發生首例境內食用含鹽酸克倫特羅豬肺中毒事件,引起了有關方面及社會關注。2014年,農業部會同衛生部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發布《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藥物品種目錄》,規定禁止使用鹽酸克倫特羅、克侖巴安、萊克多巴胺、沙丁胺醇等“瘦肉精”類物質。
參考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—萊克多巴胺